iPad 的独特用处

Apple 的 iPad 终于如期公布。不过和同事聊起这个东西,我们的第一感觉不约而同是『没什么用』:携带不方便,在随身负荷方面,MacBook (Pro) 和 iPhone 都没有挑战人们已有的习惯(相对计算能力而言),iPad 可谓又一次挑战(如果 Newton 算是一次失败的话),能成功吗?没有键盘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为了没有键盘而没有键盘吗?键盘在我眼里仍然是人机接口里带宽最高的设备。要想超越键盘,除非对人脑的工作原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让电脑直接越过手指理解用户的意图。

搁下这些问题,先忙其它俗务。今天和久不见面的亲戚聊了一晚上,发现话题格外多。先是聊到太空旅行的一个问题争论不下,用 iPhone 查到了资料然后再展开讨论了一番。然后给他在 iPhone 上看了最近写的几篇 blog。最后是一个智力休闲的 iPhone 游戏,不多的两三关花掉我们今晚最后的半个多小时。开车回家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如果 iPhone 的屏幕再大一些,对这次聚会来说绝对是一个完美的工具!只是屏幕再大一些,不要键盘,也不需要复杂的 content-creating 应用,我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大号 iPhone。如果有人觉得理由不够充分的话,可以想想是否在咖啡厅见到过两个人并排挤在一台电脑之前的情景,或者几个人把一台笔记本电脑傻里傻气地转来转去。

我和身边的人总是不约而同的说,iPhone 是应急计算的理想工具,比应急计算更复杂的任务则完全可以寻找应用笔记本电脑的工作环境。这是百分之百的真实感受 —— 只不过因为我们太习惯独处了。我们一贯的印象是电子设备和社交是互不相容的 —— 还记得大学的时候在宿舍看别人打游戏是多么傻气的行为,看别人在你面前写短信是多么讨厌。作为一个独处的用户,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没人需要仅仅是屏幕大四倍的 iPhone。但是当生活不是独处的时候,iPad 让线下社交和网络拥有了一个合理的结合点。

看到电影里的微软 Surface 设备,我们都会觉得用它来进行任务布置是多么流畅,但是也毫不留情的嘲笑在现实生活中谁会花费如此不菲的价格,谁又能保证和朋友的所有聚会都在布置了 Surface 的私人沙龙里进行?iPad 正是 Apple 完美的回应。

所以说,什么人类不应该习惯垂直显示,什么指向设备和屏幕 cursor 分离,在我看来都不是使用平板电脑的迫切理由。而 Apple 的 iPad 发布演示也忽略了线下社交这个情景,可能老乔太喜欢唱独角戏了(不过他演示 iSight 的时候和部下们合作过一次),也可能线下社交的热闹场景拿到演示台上太过风格诡异。总之,我们太喜欢面对屏幕通过网线交流,或者面对面为一个能两秒钟就 Google 出来的问题争论一个小时和因为一个没法记起来的细节而中断话题。互联网要么是我们的隔阂,要么是遥不相及的东西。iPad 是一个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机会,是真正让互联网回归帮助而非阻碍人们交流的角色。只是把 iPhone 扩大到四倍,就是改变生活的工具。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